您好,欢迎访问凌展软件官方网站!

加盟信息招聘信息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

    最新版本:20160808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包括统一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交换平台 核心应用系统包括教务综合管理平台、学生工作管理平台、人事管理平台、科研业绩管理平台、数字迎新管理平台、数字离校管理平台、学生公寓管理平台、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办公自动化平台、决策支持平台、掌上校园平台、一卡通平台、资产管理平台、财务管理平台、图书馆管理平台等。

  • 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70118

    凌展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平台由十五个子系统组成,涉及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管理,支持学年制、学分制、学年学分制三种办学形式,具体子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子系统、教学资源管理子系统、学籍管理子系统、教师管理子系统、导师管理子系统、培养方案子系统、开课管理子系统、考务管理子系统、成绩管理子系统、质量监控子系统、实践管理子系统、网上报名子系统、论文管理子系统、学位管理子系统、报表管理子系统等。

  • 教务综合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70109

    凌展高校教务管理平台包括系统工具、教学资源、学籍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计划、开课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开放性实验室、实践管理、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教材管理等十余个子系统,适用于综合性大学、学院、专科、中专及职业类学校,能够完成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管理。

  • 学生工作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61216

    凌展学生工作管理平台涉及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系统工具、教学资源、在校生管理、毕业生管理、学籍异动管理、学生奖惩管理、学生照片管理、奖学金评定管理、辅导员管理、班主任管理等环节,与国家学信网平台无缝对接,大大减少管理部门的工作量。

  • 高校人事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60919

    凌展人事管理平台针对高校人事管理的特殊性,平台涵盖了人事部门对教师在校任职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人事调动管理、学历学位管理、离退管理、职称管理、奖惩记录、培训考核、家庭关系、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方面,实现高效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

  • 高校科研业绩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70116

    凌展高校科研业绩管理平台是应用于各个科研院校及高校等研究机构进行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及绩效考核管理等全方位科研管理的一套信息化平台。主要包括论文管理、专著管理、专利管理、软件著作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获奖管理、教改项目管理、教学成果获奖管理、教学团队管理、教学名师管理、学生竞赛管理等。

  • 掌上校园信息平台

    最新版本:20161230

    凌展掌上校园信息平台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信平台开发的手机应用软件,平台利用学生和教师的“碎片时间”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提交、学习,从而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活体验,平台主要包括报到流程、教务动态、消息信息、个人信息、奖励查询、处分查询、我的课表、在线选课、选课结果、网上报名、成绩查询、考试安排、空闲教室模块等多个环节。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印发意见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AI时代,创新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时不我待
日期:2025-04-09

来源:科技日报 | 2025年04月09日 02:22:42

原标题:AI时代,创新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时不我待

“我们要提升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数字素养和职业能力,高质量建好中文专业。”3月31日,在教育部以“介绍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情况”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表示,要在加强数字中文建设新背景下,高质量建好中文专业。

  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网信办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对加快推进以信息化促进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赋能语言文字更好服务现代化建设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康震表示,春节以来,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DeepSeek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正如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部长通道”上所说,DeepSeek让人们看到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

  康震介绍,北京师范大学目前正在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部署,以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为导向,统筹推进学科布局、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高质量建好中文专业。

  “首先,着力推进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康震说,今年,北京师范大学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才发展需要,推进文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合作,推出了“汉语言文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今年将启动招生。学校还将继续支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促进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和新的科学研究范式,打造学科融合的新优势。

  其次,北京师范大学着力推进科研机构纵深建设。康震表示,目前,学校依托中国语言文学和语言学等“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汉字汉语研究与社会应用实验室”等多个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的科研平台,将学术研究与经济社会需求结合,促进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下一步,学校还将建设完善的科研平台体系,强化有组织科研,锻造卓越师资团队。

  康震介绍,北京师范大学要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从去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实施“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专项“1228计划”,要在3—5年的时间里,促进10个专业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打造20个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重点团队,推动20本数字化教材建设,建设80门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智慧课程。“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将抓好新文科建设,优化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加大科教融汇力度,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加快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复合型人才。”康震说。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建华表示,他们也在积极应对数字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创新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朱建华说,要重新定位中文人才培养目标。以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为关键措施,重构中文专业人才能力构成。“重视创新能力培养,造就有人文情怀、数字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他说。

  构建学科专业新生态同样重要。和康震想法相似,朱建华也强调要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试点推进数字赋能中文专业建设,推动中文专业与计算机、心理学等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朱建华表示,在教学上,要创新模式,利用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构建人机协同教学范式,提供智能辅导。在课程上,要重构体系。广东省研究制定涉及交叉学科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支持增设“语言文字+人工智能”核心课程,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升级实践教学模块,紧密围绕高峰学科和新兴产业,聚焦前沿热点打造人工智能实践课程,鼓励培养学生运用人工智能工具学习的能力。

  “我们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体系新模式。特别是组织创新团队攻关大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制高点’,建设量大质优的关键领域语料‘新基建’,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中文建设标志性成果。”朱建华强调。

转载于https://news.cctv.com/2025/04/09/ARTIHsn6crzWrjvjFzLoVe90250409.shtml

Copyright © 2012 长春凌展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12003479

地址:长春理工大学南区实训楼232室 电话:0431-85583910(办公室),0431-85583911(技术部),0431-85583912(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