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凌展软件官方网站!

加盟信息招聘信息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

    最新版本:20160808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包括统一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交换平台 核心应用系统包括教务综合管理平台、学生工作管理平台、人事管理平台、科研业绩管理平台、数字迎新管理平台、数字离校管理平台、学生公寓管理平台、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办公自动化平台、决策支持平台、掌上校园平台、一卡通平台、资产管理平台、财务管理平台、图书馆管理平台等。

  • 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70118

    凌展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平台由十五个子系统组成,涉及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管理,支持学年制、学分制、学年学分制三种办学形式,具体子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子系统、教学资源管理子系统、学籍管理子系统、教师管理子系统、导师管理子系统、培养方案子系统、开课管理子系统、考务管理子系统、成绩管理子系统、质量监控子系统、实践管理子系统、网上报名子系统、论文管理子系统、学位管理子系统、报表管理子系统等。

  • 教务综合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70109

    凌展高校教务管理平台包括系统工具、教学资源、学籍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计划、开课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开放性实验室、实践管理、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教材管理等十余个子系统,适用于综合性大学、学院、专科、中专及职业类学校,能够完成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管理。

  • 学生工作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61216

    凌展学生工作管理平台涉及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系统工具、教学资源、在校生管理、毕业生管理、学籍异动管理、学生奖惩管理、学生照片管理、奖学金评定管理、辅导员管理、班主任管理等环节,与国家学信网平台无缝对接,大大减少管理部门的工作量。

  • 高校人事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60919

    凌展人事管理平台针对高校人事管理的特殊性,平台涵盖了人事部门对教师在校任职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人事调动管理、学历学位管理、离退管理、职称管理、奖惩记录、培训考核、家庭关系、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方面,实现高效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

  • 高校科研业绩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70116

    凌展高校科研业绩管理平台是应用于各个科研院校及高校等研究机构进行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及绩效考核管理等全方位科研管理的一套信息化平台。主要包括论文管理、专著管理、专利管理、软件著作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获奖管理、教改项目管理、教学成果获奖管理、教学团队管理、教学名师管理、学生竞赛管理等。

  • 掌上校园信息平台

    最新版本:20161230

    凌展掌上校园信息平台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信平台开发的手机应用软件,平台利用学生和教师的“碎片时间”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提交、学习,从而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活体验,平台主要包括报到流程、教务动态、消息信息、个人信息、奖励查询、处分查询、我的课表、在线选课、选课结果、网上报名、成绩查询、考试安排、空闲教室模块等多个环节。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校长领导能力可以从这四个角度来理解
日期:2017-07-05

 

教育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信息化+教育”,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顺应信息化潮流是教育领域的必然选择,但是必须认识到,教育参与人员才是教育的根本,技术只是工具和手段,“人”的信息化尤为关键。

作为教育参与过程的重要引领者,校长如何利用技术,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校长的领导实践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校长的领导实践亟需新的能力框架作为理论支撑。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

视角和侧重点不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解读也往往不同。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解读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且主要分为两种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即“能力说”与“过程说”。

▷ 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一种能力,例如,肖玉敏指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指的是校长作为学校的技术领导者领导学校所有成员在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立并执行一定的技术使用标准和问责制度,成功地促进技术在学校各个方面有效使用的能力。

▷ 另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一个过程,例如,王佑镁等学者指出,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是个体信息素养特质驱动团队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过程。

概而言之,无论是“能力说”,还是“过程说”,本质上并无对错之分,笔者认为,可尝试结合此两种学术取向,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视为技术融人校长领导过程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复合型能力。由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始终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而发展,因此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内涵的认识必然与技术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

信息化领导力属于技术能力、领导能力二维融合的产物。从融合论的视角来看,在领导情境下,技术能力、领导能力可通过相互作用转化生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为深入剖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本质,可从技术能力、领导能力两个方面予以解读与分析。

技术能力包括校长对于技术方式的感知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反思能力等方面。在技术能力方面,校长需了解技术方式(包括传统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功效与价值,比如信息化管理平台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家校沟通平台技术等技术的价值意义,需尝试将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导过程中,并及时针对技术的应用细节予以反思。校长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提升相应的技术能力,有利于其将技术能力深度融合于教育领导过程中,进而有利于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和教育信息化水平。

领导能力是指校长在领导过程中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发展的能力,其离不开教育素养、领导素养的双向互动。基于相关的教育理论,为完成特定教育目标或教育任务、解决教育问题以及促进教育发展,校长在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推动等领导过程中,通过选择与应用领导手段、领导方式、领导策略以及领导模式,进而形成领导能力。

校长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带头人,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践行者,由此,校长应该履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推动三个方面的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专业职责,此三个方面的要求,分别体现了三个基本理念,即引领发展、协同创新、提升素养。引领发展、协调创新与提升素养覆盖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实践的三个核心领域。

由此,校长在其信息化领导过程中必然涉及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以及评价推动三个维度,此三个维度又可划分为众多具体的子维度。然而,此三个维度仅仅代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权力性成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还包括一些非权力性成分,此类成分涉及因素较多,比如信息技术能力、道德影响力等因素,其中,因技术的变革性力量,信息技术能力属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结构中变动性较大且较为关键的非权力性成分。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属于校长根据具体的领导情境,在综20合考虑技术方式与领导实践的基础上,在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以及评价推动等领导过程中所形成的复合型领导能力。

至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成分如何,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视角也往往予以不同解读,有学者认为其包括信息化系统规划能力、信息化应用指导能力、信息化管理评价能力、信息化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也有学者认为其包括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决策与规划能力、信息化组织与管理能力、信息化评价与发展能力。

概括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结构成分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主要包括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建设能力以及信息化管理能力三个维度。鉴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相关研究较为忽视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评估能力,且信息技术能力属于推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生成的基础性动力,信息化评估能力属于信息化建设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因此,为凸显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化评估能力,本研究认为,可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成分具体划分为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与信息化评估能力四个方面。

其中,信息技术能力属于技术理解、操作、反思等方面的能力,

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信息化评估能力分别属于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以及评价推动三个方面的能力。

由此,本研究尝试从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信息化评估能力四个方面予以分析与解读。

“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校长的信息技术能力体现在校长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操作、反思等方面。

由此,信息技术能力包括信息技术理解能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技术反思能力等方面。其中,信息技术理解能力是指校长对于信息技术的价值、功能、方式、伦理等众多方面的理解能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是指校长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使用技巧等方面的操作能力,信息技术反思能力是指校长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使用过程以及使用价值等方面的反思能力。

“在信息化规划能力方面,其主要体现在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计划、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研修计划以及信息化规章制度体系四个方面:

其一,校长需依据有关标准、目标与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织编制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其二,校长需遵循课程改革的理念、原则与规律,以转变教育理念转变、优化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组织制订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融合的具体办法与计划;

其三,校长需组织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研修计划,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其四,校长需依据有关政策、规章与制度,组织制订与完善学校的信息化规章制度体系,建立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信息化工作保障机制。

“在信息化管理能力方面,其主要体现在推动教师信息化教学、组织教师信息化培训、优化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信息化发展规章制度、推动信息化管理五个方面:

其一,推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其二,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引导教师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方式,有效使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搭建网络研修社区以及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其三,以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不断优化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四,组织建设学校信息化发展规章制度,引导、规范广大教职工积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其五,组织运用信息技术对人事财务、资产后勤、校园网络、安全保卫与卫生健康等进行管理,并逐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测,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师生的能力水平。

“在信息化评估能力方面,其主要体现在评估学科信息化教学水平、评估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水平、评估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水平、评估学校的信息化制度体系四个方面:

其一,组织评估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程度等信息化教学的诸多方面,依据评估结果,调整学科教学的发展策略;

其二,组织评估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信息化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能力;

其三,组织评估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水平,发现终端设备、工具平台、软件资源等方面的使用问题,提升软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

其四,组织评估学校信息化的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并依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信息化

Copyright © 2012 长春凌展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12003479

地址:长春理工大学南区实训楼232室 电话:0431-85583910(办公室),0431-85583911(技术部),0431-85583912(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