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凌展软件官方网站!

加盟信息招聘信息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

    最新版本:20160808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包括统一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交换平台 核心应用系统包括教务综合管理平台、学生工作管理平台、人事管理平台、科研业绩管理平台、数字迎新管理平台、数字离校管理平台、学生公寓管理平台、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办公自动化平台、决策支持平台、掌上校园平台、一卡通平台、资产管理平台、财务管理平台、图书馆管理平台等。

  • 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70118

    凌展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平台由十五个子系统组成,涉及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管理,支持学年制、学分制、学年学分制三种办学形式,具体子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子系统、教学资源管理子系统、学籍管理子系统、教师管理子系统、导师管理子系统、培养方案子系统、开课管理子系统、考务管理子系统、成绩管理子系统、质量监控子系统、实践管理子系统、网上报名子系统、论文管理子系统、学位管理子系统、报表管理子系统等。

  • 教务综合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70109

    凌展高校教务管理平台包括系统工具、教学资源、学籍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计划、开课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开放性实验室、实践管理、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教材管理等十余个子系统,适用于综合性大学、学院、专科、中专及职业类学校,能够完成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管理。

  • 学生工作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61216

    凌展学生工作管理平台涉及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系统工具、教学资源、在校生管理、毕业生管理、学籍异动管理、学生奖惩管理、学生照片管理、奖学金评定管理、辅导员管理、班主任管理等环节,与国家学信网平台无缝对接,大大减少管理部门的工作量。

  • 高校人事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60919

    凌展人事管理平台针对高校人事管理的特殊性,平台涵盖了人事部门对教师在校任职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人事调动管理、学历学位管理、离退管理、职称管理、奖惩记录、培训考核、家庭关系、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方面,实现高效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

  • 高校科研业绩管理平台

    最新版本:20170116

    凌展高校科研业绩管理平台是应用于各个科研院校及高校等研究机构进行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及绩效考核管理等全方位科研管理的一套信息化平台。主要包括论文管理、专著管理、专利管理、软件著作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获奖管理、教改项目管理、教学成果获奖管理、教学团队管理、教学名师管理、学生竞赛管理等。

  • 掌上校园信息平台

    最新版本:20161230

    凌展掌上校园信息平台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信平台开发的手机应用软件,平台利用学生和教师的“碎片时间”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提交、学习,从而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活体验,平台主要包括报到流程、教务动态、消息信息、个人信息、奖励查询、处分查询、我的课表、在线选课、选课结果、网上报名、成绩查询、考试安排、空闲教室模块等多个环节。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人民网2024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日期:2024-12-30


2024年12月27日16:24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孙竞、李依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人民网2024大学校长论坛27日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初心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书记、校长、专家和师生代表聚焦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出席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辉作为高校代表发言,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坤作主旨报告。


MAIN173529496103247IC1IH93H.jpg

人民网2024大学校长论坛现场。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李楠表示,强国建设呼唤行动派,教育发展需要实干家。衷心希望各位专家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碰撞思想火花,交流真知灼见,推广创新举措,共同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献计献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愿与各方携手,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奋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水泉表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个根本性变化集中体现在我国教育迈入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打开新局面、实现新发展。

刘辉表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当前,教育强国建设已进入关键窗口期。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希望高校、媒体和社会各界携起手来,胸怀“国之大者”,矢志不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徐坤表示,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中赢得主动,关键要有人才的支撑,教育领域要主动寻求改革。加快智慧教育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真好用、真管用的应用开发上下功夫;要坚持学用结合,在真场景真实践的数字环境上谋创新;要坚持资源互通,在真联合真共赢的协同发展上聚力量。

当天,多位高校书记、校长聚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拔尖人才培养,激发高校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强化科教融汇,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凝聚共识。

会上,人民网董事长、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叶蓁蓁发布“AI园丁计划”,助力提升全国大中小学师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根据计划,人民网将打造一系列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联动各方力量开展科普志愿服务;与高校深度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征集宣传人工智能教育优秀案例;面向中小学教师提供免费培训;号召社会力量帮扶薄弱地区。

论坛上,人民网正式发布2024年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情况分析报告。北大学生讲新思想、哈尔滨工业大学实景课堂思政课、南开大学法学“师生四同”实践育人大思政课、天津大学“人人门门堂堂”思政金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硕博留一体化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山东大学地方红色文化创新融入思政课等20所高校的改革创新经验入选优秀思政课程案例。

人民网2024年高校优秀校园新闻作品当天发布。《楚健春:我何其幸运,能够点亮更多学生眼中的光》等16篇作品入选文字类优秀作品;《铸魂育人,真抓实干!中国矿大这样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等8篇作品入选图片类优秀作品;《清华的约定》等11篇作品入选纪录片类优秀作品;《刷屏!东大校友黄雪梅,“跑”出奥运第一!》等15篇作品入选融合报道类优秀作品。

人民网主办的大学校长论坛已成功举办11届,累计600余位大学书记、校长参加研讨,在全国高校形成广泛影响,成为凝聚共识、助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年度盛事。

(责编:李昉、熊旭)


转载于http://edu.people.com.cn/n1/2024/1227/c1006-40391017.html


Copyright © 2012 长春凌展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12003479

地址:长春理工大学南区实训楼232室 电话:0431-85583910(办公室),0431-85583911(技术部),0431-85583912(商务部)